陜西韓城審計局四項措施提升經濟責任審計效果
【發(fā)布時間:2009年11月23日】
【來源:陜西省韓城市審計局】
字號: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    
    近年來,陜西省韓城市審計局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,采取四項具體措施,努力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效果。

    明確審計重點,提高審計質量。由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,從而對審計質量提出了具體的標準和要求。該局緊緊圍繞“經濟責任”履行情況,按照“全面審計、突出重點、積極穩(wěn)妥、量力而行”的原則,區(qū)分部門和一級政府(鄉(xiāng)、鎮(zhèn))審計的差異,確定各自的審計內容和重點。即部門主要圍繞五點開展工作:一是任職期間所在部門、單位業(yè)務開展情況;二是被審計對象任職期間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程序的合法性,重大投資項目的效益性;三是任職期間內控制度的制訂和執(zhí)行情況;四是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情況;五是被審計對象個人廉政建設情況。一級政府(鄉(xiāng)、鎮(zhèn))主要突出四個方面:一是行政效果;二是行政能力;三是被審計對象個人廉政建設情況;四是市委、市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。通過行業(yè)的不同特點,找到部門和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級政府的共同點和不同點,在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,做到內容全面,重點突出。

    規(guī)范審計程序,力求精益求精。加強審前與被審計單位的充分溝通,要求被審計對象提供其任期內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自查報告,據此進行審前調查,初步掌握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,確定審計重點,制定審計實施方案。根據《韓城市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》的要求,積極組織開好“三會”,即進點座談會、審中溝通會、離點通報會。對形成的審計資料按照《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(試行)》的規(guī)定嚴格實行四級復核制度,即審計組長、專職法制機構、分管領導、總審計師逐級復核、審核,最后召開業(yè)務會議研究審定,確保出具的每項結論客觀、公正、準確、充分。審核三個材料,即被審計領導的自查材料、審計實施方案、審計離點通報稿,確保材料的準確性和客觀性,力求精益求精。

    堅持三個原則,分清領導責任。審計評價既是具體審計項目質量的集中體現(xiàn),又是對審計工作質量的檢閱,不但事關被審計對象的利益,而且關系到部門利益和黨的干部政策。因此,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,該局堅持“三個原則”,做到“四看四分清四不要”。

    “三個原則”即不越位原則、不缺位原則和不錯位原則?!安辉轿弧本褪菆猿謱徲嬍裁丛u價什么,對不屬于審計范圍的不評價,沒有進行審計的不評價,對證據不足、評價依據或標準不明確的事項不評價?!安蝗蔽弧本褪前匆?,既對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評價,又對其本人的經濟責任進行界定評價,二者缺一不可?!安诲e位”就是審計人員在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進行評價時緊緊圍繞“經濟責任”,不能超越被審計對象所在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真實性、合法性、有效性及相關經濟活動的范圍,去評價不屬于經濟責任的內容?!八目此姆智逅牟灰奔矗阂豢慈纹跁r間,分清是任期內還是任期外,不要超越任期,使領導干部代人受過;二是看決策的形式,分清是集體決策還是個人決策,不要責任不清,造成張冠李戴;三看決策失誤的原因,分清主觀和客觀原因,不要不講動機,盲目界定責任;四看應承擔的責任,分清是直接責任、管理責任還是領導責任,為組織、人事部門提拔和任用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據。

    利用審計成果,提供決策依據。由于經濟責任審計跨度大、時間緊、范圍廣,加之審計機關人、財、物以及有效工作時間等因素的限制,該局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突出審計成果的運用,充分利用以前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的成果,結合重點審計時間段,在有效的時間里高質量地完成審計工作,及時給組織部門報送審計結果報告。在審計過程中,注重發(fā)現(xiàn)的違反財經紀律的重大問題和重要線索,認真查證,及時匯報,爭取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,以及加強和有關執(zhí)法執(zhí)紀部門互動聯(lián)通,形成部門間的工作合力,提高審計的威信和執(zhí)法力度。針對審計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,提出切實、可行、針對性強的審計建議,充分發(fā)揮經濟責任審計在規(guī)范部門行為、保護領導干部、加強干部監(jiān)管中的積極作用。(柳秋霞)  






【關閉】    【打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