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幫扶不精準,搞錯對象惹怒眾人。據(jù)10月8日審計署透露,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馬山縣認定的精準扶貧對象中,有3119名“富人”不符合扶貧建檔立卡標準,該縣2014年度還將并未脫貧的2272人認定為脫貧。
“誰貧困就扶持誰。”精準幫扶,要求扶貧對象要精準,切實做到“對癥下藥,藥到病除”。精準幫扶是個系統(tǒng)工程,精準識別是基礎。它需要通過科學合規(guī)、公開透明的程序,找出真正的貧困者。否則,像馬山縣這樣“張冠李戴”,不僅會造成應扶未扶、扶富不扶窮,還可能滋生腐敗。
目前扶貧開發(fā)工作已經進入“啃硬骨頭、攻堅拔寨”的沖刺期。要提高幫扶精準度,一方面,要嚴格監(jiān)管,對不作為、亂作為的扶貧干部一查到底;另一方面,扶貧干部要沉下身子,把工作做得更細致有效才行。(榮曉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