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湖北省荊門市審計局堅持以提高依法審計能力為目標,以機制為保障,全面實施人才興審戰(zhàn)略,不斷強化人才教育培訓工作,有力推動了各項審計工作的開展,拓展了審計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空間。
一、提高認識,及時制定人才教育培訓規(guī)劃。根據審計工作實際,按照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、突出重點、整體推進的原則,該局制定了全市審計系統(tǒng)五年教育培訓工作規(guī)劃。一是建立以知識更新為重點,以在職培訓、崗位輪訓和自學為主要形式,以學歷教育與專業(yè)技術職稱資格考試為補充的教育培訓體系。二是著力培養(yǎng)“四種”能力,即宏觀分析問題、審計管理、計算機審計和效益審計能力。三是爭取政府的重視,將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列入了本級財政預算,切實為審計機關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創(chuàng)造良好條件。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,使全市審計系統(tǒng)通過計算機中級考試的達到50人,培訓和引進工程技術人才20人,中高級審計職稱人數達到80%,本科以上學歷人數達到90%。
二、多措并舉,著力培養(yǎng)復合型審計人才。一是拓寬培訓渠道,采取與相關高等院校合作、依托上級機關以及利用網絡資源等方式開展培訓。先后安排3名新任局長和30多名審計人員參加了審計署和省廳組織的集中培訓。通過與中南財經大學聯合辦班,對全市審計系統(tǒng)41名中青年干部進行了封閉培訓。二是豐富培訓形式,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、理論學習與實務輔導、學習培訓與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式,按照不同時期工作特點和形勢要求確定培訓內容,組織集中培訓,做到審計人員需要學什么,就教什么,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。三是立足崗位培養(yǎng)人才。開展“學習標兵、服務標兵、審計能手”競賽;對主審資格進行公開確認,符合條件的直接確認,條件不具備的采取業(yè)務考試、演講答辯、群眾測評等競爭方式確認,實行項目主審公開競爭上崗。局機關每年拿出 3至6個重大項目在全局范圍內競爭選定主審,切實為審計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環(huán)境。近三年,該局切實加強人才教育培訓,取得明顯成效。先后培訓審計人員350人次,其中,21人獲得中高級職稱,35人取得了本科以上學歷,2人通過計算機中級考試。
三、學用結合,切實推動審計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一是審計職能有效拓展。去年,該局充分利用投資審計培訓成果,進一步加大投資審計力度,取得顯著成效。市政府采納審計建議,出臺了《荊門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審計監(jiān)督辦法》,要求所有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歸口由審計機關統(tǒng)一審計監(jiān)督,將招投標、資金及項目管理全部納入審計監(jiān)督的范疇。二是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取得新進展。積極探索行政事業(yè)單位資金使用效益的評價,使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向效益審計延伸。三是依法審計能力明顯增強。2007年,該市審計系統(tǒng)共向紀檢、監(jiān)察和司法機關移交經濟案件線索4起。全市共有36份審計報告和審計信息被各級黨、政領導批示。其中,通過對市直國土資金審計,促進出臺了《城市國有土地管理辦法》、《進一步加強城市規(guī)劃管理的意見》和《城市規(guī)劃條件與土地容積率管理暫行辦法》三個文件。四是審計建設性作用明顯發(fā)揮。去年,該市審計機關共提出審計建議334條,促進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措施176項,建立健全規(guī)章制度172項。同時,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效果明顯。有關領導利用審計成果分別找12個部門的負責人進行了談話。屈家?guī)X管理區(qū)等26個部門向審計部門提交了整改情況報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