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審計署駐武漢特派員辦事處高度重視審計質量,將審計質量視作審計工作的生命線,突出抓教育、抓規(guī)范、抓控制的“三抓”措施,積極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,著力提升審計質量水平。
一、抓法制教育
每年年初,結合“六五”法制宣傳教育規(guī)劃安排,武漢辦精心制訂階段性法制教育工作實施計劃;將階段性法制教育活動與近年來開展的責任效率年活動、學習創(chuàng)新年活動結合起來,相互融合、相互促進;鼓勵審計人員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,聯系審計工作實際,帶著問題學、結合項目學。
每年年中整訓期間,該辦利用審計人員相對集中的契機,集中學習包括審計法、審計法實施條例和國家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(guī),營造“學法、知法、懂法”的濃厚氛圍。2011年,該辦以審計質量問題為反面教材,原原本本傳達署領導對審計質量控制方面的批示,辦領導作了關于加強審計質量控制的專題講話,法規(guī)處作了題為《審計質量控制的回顧與建議》的專題發(fā)言,不遮丑、不護短,通過舉一反三,警示審計風險,真正把審計質量人人有責的理念深入人心。2012年《審計署法規(guī)司關于印發(fā)審計質量崗位責任和追究辦法(試行)的通知》下發(fā)后,辦領導多次專題部署開展學習,并舉辦了法律知識考試,對審計干部進行“業(yè)務體檢”,以考促學、以學助審,激勵審計干部自覺提高法制素養(yǎng)。同時,該辦還不定期地開辦法律知識講座,先后邀請武漢大學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的老師專題講解審計法規(guī)、審計準則和防范審計風險等問題。通過這些舉措,引導全辦干部轉變觀念,提高認識,強化質量意識。
二、抓制度規(guī)范
武漢辦注重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建設,先后健全了《審計署武漢特派辦重要審計情況和審計移送處理書審理試行辦法》和《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審計信息工作管理辦法》,對重要審計成果的審理流程和處理方法進行了梳理和規(guī)范,進一步明確了質量控制環(huán)節(jié)的分工和職責,并要求重要審計情況、專題報告等都要經法規(guī)處、辦公室多重審理和審核,嚴格控制、層層把關;建立了審理結果通報制度,出臺了《審計署武漢特派辦通報制度試行辦法》,明確規(guī)定項目審理結束后,法規(guī)處將審理結果在全辦干部職工大會上通報,重點披露質量問題,截至2013年6月底,該辦已完成了包括社保資金審計等36個項目的審理結果通報。
該辦將審計質量控制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,對出現重大審計質量問題的相關處室和審計人員年度工作予以“一票否決”;對處室和個人從下發(fā)審計通知書到審計資料歸檔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情況進行考核打分,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。近期,該辦還出臺了《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審計質量崗位責任和追究辦法(試行)》,進一步明確審計人員的崗位職責和責任追究辦法,堅持用制度來保障審計質量。
三、抓全程控制
緊緊圍繞制定審計實施方案、實施現場審計、提交審計報告三個重點環(huán)節(jié),開展全過程質量控制。在審計實施方案編制階段,制定詳細的審計人員分工表,將質量控制目標細化到人,質量責任落實到人。審計期間認真執(zhí)行實施方案,審計組負責人還要對審計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執(zhí)行情況進行檢查,防止出現重要審計漏洞和審計風險。法規(guī)處對重點項目全程跟蹤審理,并對審計報告、移送處理書等全面實行3級審理,資料檢查率均達到100%。審理人員不定期深入一線進行現場質量檢查,及時發(fā)現和糾正不規(guī)范行為,將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;對于重大問題線索,審理人員及時跟進,實時提供法律法規(guī)咨詢服務,并推動問題線索查深查透。所有審計報告必須經過該辦審計業(yè)務會審定后才能報出,重點審核審計事項的定性、取證情況及問題的處理意見,反復研究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和建議,確保審計質量控制落到實處。(聶雪麗 張子力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