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 | 繁體 | English | 網(wǎng)站地圖
  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 >  專題專欄  >  小編看“兩會”  >  審計干部學習動態(tài) > 正文
 
歐陽昌瓊:全面清理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,實施精準降費
 
【時間:2017年03月20日】 【來源:中國審計報】字號: 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
今年兩會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今年(2017年)赤字率保持不變,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,全年再減少企業(yè)稅負3500億元左右、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,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。對此,全國人大代表、審計署特約審計員歐陽昌瓊建議,要全面清理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,實施精準降費。

他表示,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的減少企業(yè)稅負3500億元左右、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,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35項等目標和措施,充分顯示了中央進一步減輕企業(yè)負擔的決心。為進一步減輕企業(yè)稅負,政府一直不斷完善和改革稅收制度。雖然企業(yè)減稅的空間有限,但進一步大幅度降低涉企的有關收費還是大有潛力可挖的。歐陽昌瓊建議,有必要對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進行全面清理,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精準降費。

歐陽昌瓊提出,應由審計署牽頭,財政部門配合,開展對各項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的全面清理和專項審計工作。他建議,清理和審計的收費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有關部門、事業(yè)單位、社會組織依據(jù)公權(quán)力,強制、無償?shù)厥杖〉母黜椯M用、各種名目的“費”以及各種稅收附加、政府性基金;不僅包括涉企的,還包括涉及全社會自然人、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收費;不僅包括中央一級的,還包括地方各級的收費;不僅包括納入預算管理的各項收費,還包括預算外的收費。

在談到清理和審計的對象時,他著重強調(diào),這些對象應當是收費單位,而不是繳費單位和個人;清理審計的內(nèi)容至少應包括收費主體、收費依據(jù)、收費金額、收費所得資金的使用及其效果等。對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清理和審計的結(jié)果應由審計署形成專項審計報告并報國務院。同時,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及整改情況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。

歐陽昌瓊還就在全面摸清各類收費底數(shù)的基礎上,進一步規(guī)范各類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,實施精準降費提出了建議。一是針對各種稅收附加,要結(jié)合稅制改革,按照費改稅原則,分別作出取消附加、并入主稅、另立稅種的處理。二是針對各類政府性基金,也要參照稅收附加處理原則處理。三是要向社會公布中央和各級地方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目錄清單,包括收費主體、收費依據(jù)、收費標準、收費期限、收費用途等關鍵信息。四是要嚴格收費管理。不在目錄清單的,不得收費;收費依據(jù)應當限于法律和行政法規(guī);不得超收費標準、超期限收費(永久性的收費應當另立稅種)。財政、審計部門應當通過設立舉報電話等方式,鼓勵支持社會對亂收費的行為進行舉報,經(jīng)查實的,應當責令退還并追究收費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。每年審計部門應當對收費情況及收費使用效果進行審計,并提出審計報告,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及整改情況,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。

【關閉】    【打印】